关闭微信号码
微信号:
草草堂受试者招募的微信二维码图片
微信扫以上二维码 或 手工输入以上微信号加我
一定要告诉我【从苏鑫试药员招聘看到的】否则拒绝
信息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 贵阳试药员招聘 -> 重新聚焦乡土—贵阳试药员招聘—新湘派乡土诗选
重新聚焦乡土—贵阳试药员招聘—新湘派乡土诗选
【应聘提醒】 凡是以任何理由向求职者收取服装费、培训费、押金等各种费用的信息均有欺诈嫌疑,请保持警惕!建议多家咨询对比,寻找有通过身份证+执照验证的招聘信息。
独家广告赞助商
会员级别: 免费会员(到期时间:终身)
置顶情况: 未置顶
公司名称: 早草堂受试者招募
认证情况:

未上传身份证+营业执照

未通过身份证+营业执照认证

应聘电话:
15563444888 草草堂受试者招募 [查看发帖记录]
打电话给我时,请一定说明在  贵阳试药员招聘  看到的,谢谢!
联系微信: zaocaotang
  • 只要会打字,动动鼠标、传点图,就能在1分钟内拥有自己独立的试药员招聘站(PC+手机版)点击右侧立即入驻 →
点击注册图片

  编者按:乡土是一个古老而深沉的主题,每当我们将目光重新投向乡土,都会心情复杂、百感交集。近年,随着超大化城市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不时有回流乡土的现象,这也让人思索现代性的意义和问题。湖南历来是乡土文学的重镇,周立波的《山乡巨变》等就是当代文学的杰作。乡土诗歌也曾为湖南文学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今,一批青年诗人再次聚焦乡土,回望乡土,集结出发,踏上乡土诗歌新征程。

  大兴村(组诗)

  李春龙

  小路自然而然还给了小草

  小路基本上是我一天一天走出来的

  从堂屋门口的鸡蛋枣树下开始走

  下坡经方塘

  过一线田垅

  经圆塘上坡

  到刘家院子外婆家

  小路是到外婆家最近的一条路

  一天一天

  小草慢慢退到两旁

  为我让路

  去年外婆去世我回到村里

  看见小路上站满了各种各样的小草

  一阵风过

  无数的小草像是在小路上奔跑

  小路只剩下多年前的一个模糊印象

  这样也好

  小路自然而然还给了小草

  我就走石板大路

  只不过是多绕一绕

  隐约的集市

  白瓷碗缺了小半边,白白的光

  沿缺口流下来,流量有限

  用倾泻还很不准确

  山势起伏,明暗更迭

  虫鸣出没于少年耳中出没于草丛林间

  少年高一脚低一脚随后出门

  来到一里外的三分地里

  颜色模糊难分,大小可触可感

  青辣椒、红辣椒,偶尔失手而断的绿枝叶

  连同露水,身边的竹篮越装越满

  小扁担左右肩轮流换

  毛马路蜿蜒,还有四里路要赶

  三与六已错过,九这场再不能间

  一个念想马上就要兑现

  少年一下又小跑到了前面

  小菜、水果、杂货围绕老槐树四向摆开

  鱼在桶里跳鸡鸭在笼中叫猪已成肉上了案板

  人声鼎沸,人影绰绰,薄雾未散

  少年把露水堆尖的两个竹篮尽量放得打眼

  只等东方幕布一拉,秤星可见,欢喜开摊

  伯父和羊

  羊在高石头岭上吃草

  像一朵被风吹落的云

  继续被吹得四处乱跑

  伯父只好用一根长长的草绳牵着

  快70岁了跑不赢了

  羊是2010年春天

  从小一起长大的堂兄

  花700块钱买回来给伯父做伴的

  谁曾想2010年秋天

  在乡村小学教书的堂兄

  就一片树叶一样突然被风吹落了

  伯父和羊形影不离

  一起过了一年又一年

  羊在高石头岭上吃草

  伯父把草绳抓得死死的

  生怕羊跑了

  检瓦

  搭好长梯

  登上屋顶

  六十岁的裁缝父亲

  手脚依然轻巧

  熟练地翻检沉甸甸的瓦片

  精心修补生活的每一个漏眼

  尤其是每片玻璃亮瓦

  要让阳光月光倾泻进来

  要把风霜雨雪悉数挡开

  在蓝天白云之下

  在四间老屋之上

  六十岁的父亲

  依然像一个神气的将军

  威风凛凛地检阅他的黑色方阵

  把饭桌搬到桂花树下

  余晖中

  我们一致决定

  把饭桌搬到禾场坪的桂花树下

  辣椒荷包蛋、南瓜藤炒肉、煮长豆角、丝瓜汤

  你从长沙回

  我们再从邵东到大兴村

  你说起搞房地产蹲看守所的传奇经历

  我说起在这里的前尘往事

  泡沫泛起又消失

  啤酒不会醉人

  一口一碗

  话题很快就转到了诗

  在这样一个新时代

  在遥远的大兴村

  在桂花树下

  在草丛中

  谈诗

  更

  是一件值得记录下来的事

  浑不知

  一片树影落下

  一轮满月升起

  诗人简介

  李春龙,1976年生,湖南邵东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邵东市文联主席。1992年开始写诗,“大兴村”系列组诗结集为《我把世界分为村里与村外》《虽然大兴村也会忘记我》等。获《湘江文艺》首届双年(2019—2020)优秀作品奖、第二届湖南省文学艺术奖等。

  故乡的方位(组诗)

  刘羊

  乡村合影

  大坳山最矮

  其次是村落

  这次,亲人们把它们全比下去了

  绿油油的稻子最精神

  整齐,饱满

  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

  其次是那只爱撒娇的白狗

  衣衫整齐的亲人们

  一个个努力挺直腰杆

  显得底气很足

  却都强忍住笑

  故乡的方位

  山里人外出都说“下”

  ——下宝庆,下广州,下深圳,下南洋

  大伙一直是这么说的

  他们有时也说“上”

  上街,上梁,上门,上香,上坟

  那是另一种事情

  离家久了,渐渐模糊了故乡的方位

  春节期间,三叔见面问一句:什么时候下去

  炉边人脸颊绯红,一时竟答不上来

  种花生

  我娘种花生就像自由恋爱

  自在种随意收

  挖出来比别人家的要小一圈

  还有的花生壳剥开什么都没有

  她依然弯下腰身

  一颗颗收下来

  去泥,洗净,晒干,择好

  等我回乡去取

  她知道我爱吃这种生花生

  特别是秋阳暖身时

  诗人简介

  刘羊,1978年生,湖南洞口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长沙。出版个人诗集两部,主编诗选多部,在《诗刊》《芙蓉》《诗选刊》等刊发表过组诗。现为湖南诗歌学会常务理事、诗歌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

  盛徳村(组诗)

  王馨梓

  与一棵松树蔸较劲的小姑娘

  捡枯枝,挖树蔸,像寻蘑菇一样

  让贫穷变得喜悦

  这一天,她与一棵树蔸较上劲了

  它深陷在土里,粗壮的爪子盘根伸展

  她一点点深入——

  下山回家取了一次锄头

  一屁股躺在地上泄气两次

  飞走的麻雀又围过来了

  太阳也依依不舍地,即将离去

  黑暗中,像拔起一座碉堡

  终于哼着胜利的歌儿回家了

  树蔸可以用来熏腊肉,烤火

  可以用来照亮红扑扑的小脸蛋

  微风夏雨

  午后,一骨碌翻身起来

  想打一个电话,给父母,杏妹妹

  或者陌生人。想让他们听一听

  我喜悦的语气。蹦蹦跳跳

  来来回回。突然,就不想打电话了

  趴在窗户上

  窗外,是湿漉漉的绿色

  微风抚摸着嫩条,摇头晃脑

  灰雀,从这一棵倏地

  蹿到了另一棵

  高大的广玉兰树,擎着圣洁

  向天空宣誓

  大地漾出的雨花

  像你的笑脸

  打米

  父亲挑着沉甸甸的箩筐,在土路上

  一扭一扭地小跑,迎着晨光去往金星台水库

  脚下的舂米房。

  巨型石臼内槽,凿有乐谱般的螺纹

  上面架一柄大古树制成的碓身,再装上杵杆

  铁牙,翘杆,等金黄的稻谷落臼

  打米师一按,水库清澈的泉水哗哗落下

  撬动杵杆弹跳着

  雪白的米就一粒粒地跳出来了。

  这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机器轰鸣

  人们扯着嗓子,脸上漾着欢乐

  对我,更像一种朝圣

  不知祭坛是何时没有的,每次回乡

  看到堤坝下那片繁密枯黄的杂草

  就想起父亲阳光起伏的脸上皱纹里的泥泞

  小河流淌

  我静静地站在这里

  看两岸桃花盛开,草地上落英缤纷

  三三两两的行人,从桃树下走过

  昨夜一声春雷,河水浩浩荡荡

  就像人间的悲喜

  生生不息

  诗人简介

  王馨梓,女,土家族,1978年生,湖南张家界人,现居长沙。作品见《诗刊》《星星》《芙蓉》《十月》等刊,入选各种选本。

  在湘南的方言里莳田(组诗)

  也人

  泛舟相公堡古渡

  一只脚踏上码头,亦踏进午时

  太阳还未苏醒,云层飘忽不定

  深秋的风,吹起水面的寒气

  并不能阻止诸葛当年屯兵古渡

  水泥化的渡口,钢铁化的船只

  耒水依旧,来去匆匆的脚步

  皆是过客,河对面的岸堤不语

  渡人是船的使命,河便渡船

  对岸,一片橘林抛撒着诱惑

  一座寺庙在古樟旁略显年轻

  熙熙攘攘的来人,不带走虔诚

  不管大江小河,谁不想渡自己

  一方水,在渡人中名垂千古

  也需不断洗涤,缔造亘古之躯

  雨母山的雨

  一座山,历经万世尚能永葆青春

  无数的根,深扎那滋润的内心

  面对秋,一些季节的挚爱也泪目

  难免萧条凋零,总逃不过风吹雨打

  下一场雨,是需要酝酿满腹情绪

  比如晴空久旱,焦虑的眼望穿秋水

  是落在干旱的田地,还是洗刷路尘

  或是淋湿一双鞋,阻止午夜的蔓延

  雨母山懂得拿捏,必定召集云朵清洗

  整个山顶和乡村,让秋高气爽回归

  上弦月慢慢地长成,圆润的笑容

  被青山簇拥,踏着流星以素颜归乡

  在湘南的方言里莳田

  闰四月的湘南,仲夏疯长

  秧苗被午夜的雷电叫醒

  暴雨异常激动,横地而走

  芒种的田野,都赶着插秧

  鸟雀落在稻草人的肩上

  悠然自得,恐惧荡然无存

  连片的稻田不再人潮涌动

  农耕机的马达声接踵而至

  小满后,花草已湮没季节

  大江小河的鱼虾肆意嬉戏

  爬坡的上弦月,逐渐丰满

  在湘南的方言里开始莳田

  退后,成长了向前的少年

  上岸遥望八方,白莲初放

  一棵竹笋冲破树桩

  一棵竹笋冲破树桩

  冲破传统的生长和禁锢

  像穿越一棵树的前世今生

  跨越了物种的鸿沟和界线

  树桩的身躯还未完全腐烂

  像一个得道高僧圆寂后不久

  屹立在满山的风雨招摇中

  一座山就是一座自然的寺庙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修炼的人

  一棵竹笋的明天可以想象

  用多年的积蓄赶超树的高度

  不停地拔节,历练着人生

  没有花开,没有蜂蝶们的爱

  内心悟得透彻,根扎得更深

  你,在山的那一边

  一山又一山,在雨水后苏醒

  桃花李花油菜花,铺满来路

  翻越一座山顶,进入云雾中

  一口水塘站立在眼前,对峙

  一行行茶树,分列在山腰间

  一棵樟树,如老者照看孩子

  一名采茶女,采摘豆蔻年华

  将露珠放在风中,收起嫩叶

  仿佛桃花源,泛起远古扁舟

  松土施肥除虫,梳理着浊岸

  你在山的那一边,淡淡微笑

  我在山的这一边,逾越人间

  诗人简介

  也人,本名李镇东,1982年生,湖南衡南人。出版诗文集《晴空向南》《向南而立》《乡愁向南》等6部。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湖南诗人》主编。

  相亲相爱的小村庄(组诗)

  梁书正

  乡间山林漫行

  行走时,我们是清风;停下时,我们是草木

  这一路上,整座山林都在和我们说话

  野花说了什么,落叶说了什么

  湖泊说了什么,山石说了什么

  我都忘记了

  在那茂密的丛林深处,阳光明媚,叶落纷纷

  一片新生的嫩叶让我有了合掌的愿望

  一只鸟教我发出有生以来的第一声啼鸣

  春天来到了我的祖国

  春天来到了田野,田野上绿油油的

  青蛙们开始了一年最动听的合唱

  春天来到了小河边,河水清亮亮的

  春风推动一串又一串明亮的波纹

  春天来到了屋檐下,桃花和李花笑脸相迎

  阳光是走进屋里的第一个客人

  春天来到了人们的心里,每个人都暖洋洋的

  阿婆清扫屋里的灰尘,阿爸扛起犁耙

  春天一直走啊走,走满乡间,住在每个家庭

  让我的祖国啊,福气洋溢,四海升平

  春天颂

  田野上,和一头牛在一起

  父亲就有了天和地

  灶屋旁,与炊烟在一起

  母亲就有了日子

  小路旁,牵着花朵们的手

  女儿就得到了春天

  稿纸上,刚要写下“春”这个字

  春雨送来了墨水

  阳光握着一支明亮的笔

  新乡村写意

  茂密、葱绿,空气清新

  除了鸟鸣还是鸟鸣,除了清风还是清风

  写生的少女把大自然抱进怀里

  仿佛青山是她最初的恋人

  摄影师的镜头对着明净的湖泊

  蔚蓝的天空为他布好了背景

  一个老人坐在干树蔸上

  微风慢慢舒展脸上的皱纹

  我已经与一条溪流交上了朋友

  龙云华与一棵古树成了亲戚

  那满身的潮水早已褪去

  肩膀上没有了灰尘

  在鸟鸣声声的林阴小路上

  我们仿佛同时回到了故乡,认出至亲

  诗人简介

  梁书正,苗族,1985年生,湖南湘西人。作品见《诗刊》《人民文学》《民族文学》等。获“人民文学?紫金之星”诗歌奖,红高粱诗歌奖。出版诗集《遍地繁花》《我心满怀人世恩光》等。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学员。

  穿堂风(组诗)

  刘娜

  玉竹坪的盲目信任

  我站在秋天的一棵大槐树下

  仰着头,伸出双手

  10岁的眼睛始终望着树杈

  7岁的弟弟在头顶的绿叶里

  正收获天高气爽的一场酣睡

  如果此刻翻身,他会看见我

  紧张到滑稽的表情

  但只有风轻轻翻动树叶

  短短的黑发时隐时现

  此外便是静静的鸟鸣

  离开玉竹坪这么久了

  我还记得那天日光渐渐被风吹灭

  还庆幸如今我们

  仍保有这盲目的彼此信任

  一棵枣树

  我说的是

  玉竹坪老刘家门口,池塘边那棵

  如果它也会甩掉脚上的泥土

  来到小区楼下空地

  晚霞是否还会在树上挂红色的果子

  一根竹竿搅乱绿叶中的宇宙

  无数星球坠落

  唇齿间,甜蜜的味道

  那天我们绕着池塘不停地走

  我说那里曾有过一棵枣树

  执竿少年拾起一块小片石

  瞟一眼那块空地

  早已愈合的泥土上是零星野花

  好像是有过一棵,他说

  小片石擦过水面跳了几步

  轻轻沉入水底

  摘星星的人

  台下陷入一片黑暗时

  台上的星星就亮了

  每个孩子手执两颗

  音乐响起,按下开关左右晃动

  幼儿园老师教会的

  摘星星的简单方法

  这么高的星星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有时好像还撞到了一起

  在玉竹坪后山上

  我与满天星星浸在浓稠的夜里

  却有着人到中年

  遥不可及的寂静

  天亮之前

  转过一道弯,再转一道弯

  离高处的山坡还有一程

  紧赶慢赶,要赶在天亮之前到达

  不然又要再等一天

  天空还在沉睡,偶尔微撩着眼帘

  月在云中时隐时现

  近处的茅草是倒是伏,看不真切

  稍远处的小树更远处是群山自在地躺卧

  听不见鼾声却扰得虫鸣

  极力眺望

  试图从薄雾中找出村庄的轮廓

  风把云推动了些,天色逐渐清明

  月隐入云中

  咸蛋黄破壳而出

  万物慢慢现出了本来

  我们在黑夜里走了这许久

  不过是想在天亮之前到达黎明的故乡

  穿堂风

  对于生活粘腻的本质

  我早有感受

  苍穹之下,一顶草帽之上

  当我稚嫩的手先于爬虫抵达一支黄花

  它以粘液表示率先占领

  黄花一篓进账一块

  摘一支黄花就有一分奖励

  在正午的黄花地里来来回回

  玉竹坪此时也有穿堂风

  奶奶在竹椅上不紧不慢地摇着蒲扇

  诗人简介

  刘娜,女,1985年生,湖南邵阳人。有组诗在《诗刊》《星星》《扬子江》《芙蓉》《作品》《诗潮》等刊物发表,入选《2020年中国诗歌精选》《天天诗历》等选本。

  回家(组诗)

  熊芳

  阳光明媚

  春天慵懒,阳光明媚

  那是神在抚摸万物

  连骨头都想发芽

  我想自由生长

  与万物一起,交出

  自己的清白

  一些小孩在白云上奔跑

  归来时已是游子

  一些老人坐在墙角

  用皱纹收藏阳光,这么多年

  这么多年过去

  连回忆也变得温暖

  回家

  汽车下高速后

  就被青禾的香涩味拥抱

  母亲早早就在家门口的路上等

  还是那张不变的脸

  堂姐妹拖儿带女来看我

  这些儿时的玩伴

  除了身材发胖,还多了几分慈祥

  呆了两天后,感觉自己的皮肤更白了

  洗澡时身体发亮

  在乡下,夜里没有汽车的噪音

  只有蛙鸣抬着我的睡眠游荡

  春光

  不用任何形容词

  春天悄无声息

  宜人的温暖,合适的明媚

  晃眼凝眉间,突然有股

  莫名的膨胀感在体内萌发

  身体像大地一样

  有着春泥的温润

  暗生隐隐的躁动

  欣喜地,遥远地,隐秘地

  万物都在微微颤抖

  时刻准备发新芽,抽新枝

  山胡椒花的淡淡鹅黄

  淡淡明朗的乌有

  茶花的红,明艳而不招惹

  花朵里没有虚情假意

  只有地久天长

  立春

  此刻,每个人都可以是一棵

  开满春天的树,东出艳阳,南来

  和风,北盛繁花,西边的枝丫

  伸向天空,辽阔与荒诞中,供万物

  栖息,已无需等待,寒冬里枯掉的叶子

  死去的鸟儿,开始重生,流水无坚不摧

  抵达比当下还要真实的梦,一切都不足

  为惧,蝉翼可顶千钧,一鸣就能惊人

  诗人简介

  熊芳,女,1987年生,湖南桃源人。组诗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扬子江》《山花》《草堂》等刊,入选多个年选版本。曾获第五届“人民文学?紫金之星”诗歌佳作奖,第13届台湾叶红女性诗歌佳作奖,第五届、第七届常德原创文艺奖诗歌奖等。出版诗集《玫瑰的眼睛》。

  又一年春风(组诗)

  贺予飞

  火棘

  据说,火棘能给人带来好运

  今天我已遇上了太多火棘

  这多么像祖母的宽慰

  从我出生那天开始

  祖母已预先准备好了

  我这一生所需的童话故事

  自从她走后,这二十五年里

 贵阳试药员招聘 我不曾间断地,收到

  她留给我的童话

  每当认识一株新的植物

  她就为我带来祖母的消息

  每当我想要哭泣,她就想尽办法

  从土地深处,给我

  新的希望

  又一年春风

  葡萄园荒芜后的第四年

  新种的黄桃树开花了

  这个树下剪枝的人

  挥舞着手臂

  “咔嚓”“咔嚓”“咔嚓”

  丝毫没有倦意

  我看到父亲

  回到了他的中年

  偶遇

  在金林村的大榕树下,我碰到一群孩子

  我和其中一个小孩只对望了一眼

  就已相互结识

  其他几个小孩进而有导电般的默契

  迅速把我拉入他们的群体

  他们不需要说什么

  便可以笑个不停

  我还不太习惯,总想为

  这些无来由的笑声

  做出合理解释

  有个留男式短发的小女孩

  耳上别着一朵鸡蛋花

  在我准备离开时

  她把花取下,递到我手中

  我收获了一朵隐秘的梦

  回城路上,一群麻雀从天边飞过

  它们是从我体内放出来的

  而此时,我正试图翻越山丘

  太阳照常升起

  昨夜风雪,吹断了不少树枝

  大地一片狼藉

  在南方,雪后总是要放晴的

  不一会儿,地上已被清扫干净

  父亲抱着新鲜的萝卜和白菜

  从菜园里走出来

  和四年前一样,阳光也这般

  照着我们,仿佛身体里

  从未经历一场雪

  梨子寨

  一棵梨子树进入了

  它的晚年生活

  从树下走过的人们

  换了一代又一代

  梨子树已经老得结不出梨子

  但还是眷恋着人间

  千年苗寨的土地,让它鼓起

  向天要命的勇气

  把自己三十年的寿命

  改成三百年

  那些最早在寨子里

  吃过梨子的小孩,并没有消失

  梨子树偷偷将夙愿

  融进他们的血液

  群鸟迁徙而来,劳作的人们

  星子般地散落在山间

  白云深处,一户户人家

  学着梨子树的模样

  扎下根来

  远道的游客都一遍遍询问

  梨子树是否还能长出梨子

  苍茫的绿意里,已孕育

  越来越多的子孙

  诗人简介

  贺予飞,女,1989年生,湖南宁乡人,博士,大学教师。于2008年开始诗歌写作,入选《诗刊》社第37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星星的母亲》。

  在山顶俯瞰老家(组诗)

  朱弦

  在华航农庄

  久别的阳光拨开云层

  积雪隐于人世,这个放空的下午

  找到水面下的自身,远方的战火

  力透纸背,灾难仍未散去

  而诗歌是心灵的救赎,比如她借诗

  蜕变成蝶,比如他在孤独里

  一遍遍锤炼诗艺,像烙一块冥顽的铁

  一只猫沐浴在岁月静好中,露出

  诗性的眼睛,我们置身农耕田园

  正被过去的时光轻轻抚慰着

  在山顶俯瞰老家

  春风荡到黄龙山顶,风筝在空中游动

  爷爷奶奶像两匹脱缰的老马

  在山上探寻幽秘之物

  过了油菜花田、电塔和池塘

  再往前是他们守了大半辈子的家

  青山中,竹林外,云朵神一样眷顾这个原点

  地里的白菜,包住了一颗热忱的心

  它们含蓄,不善言辞,像极了我的亲人

  以劳作的背影向土地鞠躬

  却羞于说出一句春天的情话

  暗夜辞

  一个人的时候,把日子翻来覆去

  刹那间听晓鸟语,并回应以山歌

  老树吐出新芽,多少人在生命中来去

  甚至没有落下一片叶子供你收藏

  对星辰许以清澈的爱,误以为将接近

  永恒,在田埂上暗自行走

  偶尔借着微光取暖,我不知道

  人世间还有多少纯粹待挖掘

  白雪落下来,天色已黑

  回家的路绕过青山,穿过人群

  无限次归来的居住之地

  棋子般藏于纵横的迷雾之中

  窗外

  光秃的枝干上停了过去的鸟

  有人在记忆里翻腾

  晶莹的雪落在心里,就结成了霜

  穿过的声响在窗外呼喊

  再重一点,内心将坍塌重建

  很多事物需要远离,比如暴风

  比如刻意的邂逅

  阳光从透明玻璃探进来

  让一块陈皮调高了思考的温度

  叶落的时候,多了一层自由的厚度

  万物重回寂静,不过是让灵魂再一次归根

  春雪

  大雪飘飞。初降人间的

  愉悦打在雨伞上

  踩着吱吱的声音走路

  这属于大地对天空深情的回应

  深陷下去的痕迹,正如心底

  某个伤口,遗留在崭新的岁月

  橘黄灯光洒落一地银白

  千万朵雪花赠予一个夜里归家人

  我如一粒尘埃落定在窗前

  折断的树枝,路边的雏菊

  春日的芽瓣,都恰如其分

  迈过了一年中最沉重的时刻

  诗人简介

  朱弦,女,1997年生,湖南衡阳人。作品见于《诗刊》《中国诗歌》《中国校园文学》《星星》《芙蓉》等刊。

  火柴(组诗)

  王琛

  烧

  你知道吗,到了冬天

  北桥新村就成了一座火炉

  帮助我们驱赶疾病和黑暗

  烧出水滴和粮食

  烧出车票和语言

  烧出金黄的梦

  连勤劳和善良也烧出来

  最后,烧出父亲和女儿

  也烧出我的性别、血型和年龄

  以及那些最后的

  在石头上的亲情

  火柴

  火柴从来不是活的

  是人重新赋予了它们生命

  迅疾无法替代缓慢

  “咔嚓——”

  我已记不清

  那一张张用火柴

  去点蜡烛、柴堆和煤球的脸

  火柴上还留有他们的气息

  在有打火机之后

  我还是会常常怀念

  在北桥新村

  使用火柴的日子

  快过年了

  在开慧乡

  一个老男人在打电话

  语速飞快

  电话里说赶快回家

  而地里的

  那些庄稼

  那些棉花

  也会不会和他一样

  提起行李

  飞快地登上火车

  回到家乡

  回乡偶书

  回老家我习惯去后山看看

  两手空空

  一个人走走就好

  那里有不知名的小虫

  有迷路的风

  和北桥新村的乡亲

  而旁边至今还空着

  只有一些不起眼的荒草

  这让我能在今晚

  小心翼翼地回到他们身边

  一起聆听熟悉的风声

  诗人简介

  王琛,1999年生,湖南长沙人。在《中国作家》《芙蓉》《湖南文学》等刊发表过组诗。

  编校:寇硕恒;审核:彭敏;核发:李少君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苏鑫试药员招聘看到的,谢谢!